徐州:从“网红城市”到持久魅力的城市IP打造
7月22日,《新京报网红城市潜力报告·2025暑期篇》发布,徐州凭借“苏超”赛事赋能和深厚文旅资源,成功跻身前三。这座正处于流量风口的城市,如何打破“网红城市”迭代加速的魔咒,将昙花一现的热度转化为持久的城市魅力?答案在于其对体育IP、历史资源和城市温度的巧妙运用。
城市温度:细节化表达的长红密码
“网红城市”的持久魅力,最终源于市民和游客的体验。徐州在赛事期间展现出的城市温度,正是其长红密码的关键。在徐州奥体中心,“苏超”赛事的现场服务细致入微:大型冰块为观众遮挡酷暑,免费发放藿香正气水、清凉油和扇子,徐州移动更构建了全方位通信保障网络,确保观赛体验流畅无阻。这种关怀不仅体现在赛场内,更延伸至城市肌理:增开的“球迷专列”精准对接客场观赛需求;“苏超”免费接驳专线动态调整发车间隔,实现赛事场馆与城市交通的无缝衔接。 7月18日开幕的第22届徐州彭祖伏羊节与“苏超”赛事形成奇妙的接力, “舌尖上的非遗”进一步提升了城市的吸引力,入伏期间全市餐馆持续爆满,“吃伏羊”成为游客感知城市温度的重要窗口。游客的记忆,往往藏在交通的便利、冰块的清凉以及一碗伏羊汤的暖意之中。 这场体育赛事与民俗传统的巧妙结合,驱动消费引擎全速运转,将热度精准转化为经济价值。
展开剩余72%历史资源:体验式转化的文化底气
赛事带来的流量红利,需要深厚的城市底蕴来承接。徐州作为两汉文化发源地,拥有丰厚的历史资源。彭城七里3.5公里长的文脉长卷上,星罗棋布着200多处历史文化遗存。 《彭城风华》大型湖岛实景演出,以光影为笔,在云龙山水间构建起穿越千年的时空剧场;徐州博物馆利用在线文物虚拟展示系统,让文物以更现代的方式走近大众;文庙街区则成功实现了传统与时尚的奇妙融合,古建飞檐下,年轻人手捧咖啡,感受历史的温度。 从云龙山的层峦叠翠到黄河故道的粼粼波光,徐州将历史遗存转化为体验式旅游产品,在“网红城市”竞争中保持了独特的辨识度,彭城七里成为游客必打卡的热门地标。“看完比赛带孩子来博物馆,没想到馆藏竟然如此丰富!” 来自安徽的游客张女士感叹道。 “跟着苏超游徐州”活动,联动徐州主城与赛事举办城市及客源地城市,探索资源共享、线路互推、客源互送,赛事观众转化为文化游客。全市50家A级旅游景区对客队球迷和市民免费开放,徐州乐园等热门景区也推出“苏超”特别优惠政策,诚意十足。 当“楚汉争霸”的历史渊源被热议,当苏轼文化通过光影流转被感知,当足球热浪邂逅汉风雅韵,徐州以鲜活的文化表达,让千年文脉在与游客的互动中焕发新的光彩。
体育IP:场景化破圈的流量引擎
“苏超”赛事的现象级热度,成为徐州“出圈”的关键引擎。今年暑期,“苏超”流量效应迅速向文旅领域渗透。依托徐州奥体中心的硬件优势,“奥体之夜”将足球赛事的聚光效应无限放大,赛事流量巧妙转化为消费增量。“我们没抢到票,在这儿看球照样过瘾,有吃有喝氛围好,看完比赛还能逛市集。” 在“奥体之夜”巨型高清直播大屏前,带着孩子观赛的张斌笑着说道。 更深层次的突破在于“体育 ”模式的多业态融合。徐州市文旅体商系统联动景区、街区、商圈,推出“彭城足球之夜”,将赛场流量引导至城市各个角落的“第二现场”,将足球赛事转化为多业态融合的支点。一家烧烤店老板调侃道:“店里装了个大屏幕直播球赛,20多张桌子坐得满满当当,烧烤师傅的手都快抡断了——场外看球的顾客还没散去,从球场出来的顾客已经在等座‘接力’了。” “第二现场”的火爆,是消费场景的多维延伸。散落在城市角落的观赛点,将体育消费与日常体验深度绑定,成为“城市夜生活”的重要组成部分。 飞猪平台数据显示,今年暑期“苏超”相关旅行热度暴增数倍,带动徐州酒店预订量同比翻倍。从工业基地华丽转身为“夏日网红之城”,徐州展现了“事件驱动型”城市走红的新路径。
从体育IP的场景化破圈,到历史资源的体验式转化,再到城市温度的细节化表达,徐州证明了“网红城市”的长红密码,不在于一时的流量爆发,而在于将“热点”转化为“特点”,将“关注度”沉淀为“美誉度”。 未来,徐州将持续挖掘特色资源,迭代创新营销模式,以文旅融合的加速度,让“网红”成色更足,长红底气更厚。
文字 | 马思为
"
发布于:江西省创通网配资-股票办理开户-炒股配资手机版-国内股票加杠杆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