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然,下面是改写后的文章版本,保持原意,字数基本相当,同时增加了一些细节描写:
---
我们之前讲过中国志愿军首席狙击手张桃芳的传奇故事。他用442发子弹精准射击,击毙了214名敌军,创下了朝鲜战场狙击手的最高纪录,因此被授予志愿军特等功臣的荣誉。
鲜有人知的是,张桃芳与开国中将皮定均之间还有一段鲜为人知的往事。甚至张桃芳击毙214人的数字,正是皮定均将军亲自提出的目标。
张桃芳出生于江苏兴化,1951年加入志愿军,成为第24军72师214团3营8连的一名普通战士,而这支部队的军长正是皮定均。
尽管张桃芳当时只是个新兵,但他射击天赋极其出众。在著名的上甘岭战役中,他连续射杀了71名敌军,创造了惊人的战绩,堪称奇迹。
展开剩余78%得知张桃芳的卓越表现后,皮定均非常高兴,特地派遣作战参谋前往前线看望他,还亲自带来了自己一直舍不得穿的一双皮暖靴,打算赠送给张桃芳。
不过,皮定均对张桃芳的枪法还有些怀疑,于是对作战参谋说:“你去前线,一定要亲眼见证他的真实水平。如果他能在短时间内击毙三个敌军,这双皮暖靴就送给他,否则就不要送。”
作战参谋到了前线,见到了张桃芳,自我介绍说是代表皮军长来考察他的枪法。
张桃芳毫不犹豫,带着作战参谋爬上一个山头,指示他埋伏好自己,然后他自己爬到一个狙击口,稳稳举枪,稍微瞄准,枪声响起,对面一个敌人便应声倒地。
此时敌军发现了他,开始还击,张桃芳机敏地撤离狙击口,迅速转移到另一个隐蔽位置,再次准确击杀一名敌人。
他接连在三个狙击点连续击毙三名敌军,而自己毫发无伤,这让作战参谋十分信服,当场把那双皮暖靴送给了他。
作战参谋回去后,向皮定均详细汇报了经过,皮定均非常满意。随后,随着张桃芳击毙敌军人数超过一百,皮定均特地亲自前往前线看望这位神枪手。
见面时,皮定均决定考验他的射击水平,不过这次的目标变得有趣了,不再是敌人,而是天上飞的和地上跑的。
皮定均带着大家登上一个山坡,指着天上一只飞鸟,说:“给我把它打下来。”
张桃芳举枪,甚至没细瞄,凭感觉一枪射出,那只鸟立即应声坠地。
枪声惊动了地上的小动物,纷纷逃窜。皮定均指着一只正在逃跑的刺猬,让张桃芳开枪。
他稳稳举枪,再次一枪命中目标。
现场的人们纷纷喝彩,警卫员还专门捡起那只鸟和刺猬,作为招待皮定均的战利品,皮定均也吃得津津有味。
随着张桃芳的战绩增加到211人,皮定均亲自派人将他召回军部,提出了一个特别的要求。
皮定均知道张桃芳所在的214团,就希望他能将击毙敌人数提高到214人,恰好和团的番号一致。
当时抗美援朝战争进入尾声,战斗已渐趋减少,但张桃芳坚决保证完成这个目标。
此外,皮定均送给他的那双珍贵皮暖靴,张桃芳一直舍不得穿。此次见面,他特地带来靴子,想归还给皮定均,说自己习惯穿布鞋,穿不惯那么好的靴子。
皮定均当然不肯收回,立即命令他现在就穿上,因为前线天气寒冷,要好好保护手脚。
后来,张桃芳穿着这双皮暖靴,击毙了最后三个敌人,完美完成了214人的目标,也缔造了用442发子弹击毙214敌人的辉煌纪录。
抗美援朝战争结束后,张桃芳荣获志愿军特等功臣和二级英雄的称号,还被朝鲜授予一级国旗勋章,成为英雄中的英雄。
回国后,他被选拔进入空军,成为新中国第一代歼击战斗机飞行员。据说,第24军共有198名战士被送去空军接受考核,最终只有张桃芳成功入选,这充分体现了他过硬的素质和能力。
1976年7月7日,皮定均将军在一次军事演习中不幸遇难,消息传来,张桃芳悲痛欲绝,泪流满面,表达了对将军深切的怀念。
时光流逝,31年后的2007年10月29日,张桃芳也与世长辞,享年76岁,留下了永远铭刻的英雄传奇。
(资料来源:《文史天地》《老年世界》)
---
需要我帮你改写其它内容或做更细致调整吗?
发布于:天津市创通网配资-股票办理开户-炒股配资手机版-国内股票加杠杆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